关于组织参加2022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时间:2022-06-10作者:浏览次数:1915
打印PDF

各学院:

根据《关于举办2022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附件1)精神,为组织九州官方网站入口教师积极参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范围及对象

比赛分全日制组(教学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继续教育组(教学对象为继续教育学生)两个组别。参赛对象为承担九州官方网站入口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含五年制后两年)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

二、比赛内容

比赛作品分为微课、微课程和智慧教室实录微课三种类型。

(一)微课

1.微课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或大纲及相关教学要求,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等形式记录或展示教师围绕某个(某些)知识点(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微课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特定教学任务,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并将教学的过程制作成为学习资源的能力。参赛教师在自己承担的课程中选取教学重点难点作为参赛作品的内容,内容要聚焦,主题要突出,注重课程思政,能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习效果突出。

3.微课作品以视频格式报送,同时提交该作品的教学设计文稿。

(二)微课程

1.微课程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或大纲及相关教学要求,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某个主题,以系列微课为主要教学资源,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简短的在线课程。

微课程可以是简短的线上慕课课程(如MOOC、SPOC等),可以是在线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微课程,可以是在线的创新创业类或思想政治理论课类线上社会实践微课程,或者其他类型的在线微课程。

2.微课程重点考察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建设在线课程、组织在线教学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能力。微课程教学目标准确、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完整、技术应用恰当、课程思政突出,能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突出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3.微课程为在线课程形式,平台不限。一级目录为5-8个单元(或章、模块、项目、任务等),二级及以下内容不限。作品需提供在线使用的网址、学生角度使用的账号和密码供评审专家评审使用。并同时提交该微课程某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文稿。

(三)智慧教室实录微课

1.该赛项为本年度新增赛项。

2.智慧教室实录微课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或大纲及相关教学要求,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生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合理地利用智慧教学技术、资源、设备、环境和相关条件,在智慧教室(或实验实训室)开展的学生全部在线或部分在线的真实、简短、完整的示范教学活动的全程实录。

3.智慧教室实录微课重点考察教师针对学生全部在线或部分在线的情况,对特定教学任务,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智慧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的能力,为其他教师提供教学示范和榜样。参赛教师在自己承担的课程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内容要聚焦,效果要突出,目标要达成。教学中要注重课程思政及学生能力培养,要体现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

4.智慧教室实录微课作品须全程连续录制,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作品以视频格式报送,同时提交该作品的教学设计文稿。

三、比赛要求

1.参赛作品要坚持立德树人,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应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作品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作品应为参赛教师本人或团队原创,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若发现参赛作品有抄袭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将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

3.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同时授权赛事组织单位在非商业用途场合组织对比赛成果的免费共享(涉密的除外)。

四、作品提交及材料报送

(一)推荐限额

各学院推荐数量不超过2项,各作品类型推荐比例不限。各学院应对申报作品进行审议后,择优推荐至学科建设处。

1.微课和智慧教室实录微课参赛作品为个人参赛,独立完成教学。

2.微课程参赛作品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参赛。以教学团队名义参赛时团队成员须为九州官方网站入口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以主讲教师(第一完成人)为主进行教学。

3.参赛作品第一完成人只能参与1件参赛作品。

(二)具体材料

1.报名表

一式1份,作者手写签字,同时提交Word格式电子档,模板见附件2。微课程参赛作品须在“作品简介”栏填报“在线课程平台网址”和可供专家评审的学生账号、密码。

2.教学设计文稿

PDF格式电子档,文件小于100M,内容、字体、字号与字数不限。

3.作品视频

微课和智慧教室实录微课作品须提供作品视频。MP4格式,视频时长5-12分钟,分辨率不低于720p,文件小于200M。

4.推荐汇总表

一式1份,推荐单位盖章,同时提交Word格式电子档,模板见附件3。

(三)材料报送方式及时间

参赛材料请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提交,各学院于2022年8月29日前将纸质材料报送至学科建设处1713,电子文档按照“所属学院-作品名称-材料类型”命名并发送至:lijj@jsou.edu.cn。

(四)其他

推荐汇总表中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专业类别应按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1年)》或《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已公布的专业或经教育部备案的目录外专业填写。推荐汇总表的书面材料与电子材料应保证完全一致,且其中各项信息与提交的各项作品也应保证完全一致。

联系人:李菁菁;联系电话:025-86265384。

附件.zip

 学科建设处

2022年6月8日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