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学院师生对“挑战杯”竞赛的认识,加强师生对备赛思路、竞赛规则、备赛策略及作品要求的理解,设计学院于10月-11月举办了多场“挑战杯”竞赛专家指导会,以进一步激发师生参赛热情,提升项目孵化质量,浓厚学院科创氛围。
10月31日,学院邀请了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王文聪副教授就“黑科技”专项赛进行指导,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邹佳,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孟刚,副院长周莹,院长助理李睿文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蒋丽丽主持。
会上,王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黑科技”专项赛特等奖的作品,分享了项目前期酝酿、团队组建、作品打磨、竞赛路演等各环节的心得和经验。王教授指出,首先,科技类作品应突出产品的落地性和实用性,着力于产品的实体感和体验感。同时,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要发挥“艺科融合”的优势,注重产品持续迭代。第三,学院应加大项目培育力度,早发现、早培育,反复打磨作品。参会师生就目前选题内容,项目构思等问题与王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1月1日,学院邀请了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赵寅就“挑战杯”红色赛道项目进行专题指导。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周莹,院长助理李睿文以及参赛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蒋丽丽主持。
赵教授指导的《“绣见女兵”——贵州女红军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项目获2023年“挑战杯”红色赛道全国一等奖。在会上,赵教授指出了选题的重要性,强调以小见大,从“小切口”入手深挖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赵教授指出,要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优势,将其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并在其中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1月11日,学院邀请到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朱珊为学院参赛师生进行“挑战杯”竞赛专题指导。校团委书记包慧君,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邹佳,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以及参赛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蒋丽丽主持。
朱珊老师梳理了“挑战杯”历年优秀项目,结合赛道分类、选题方向、团队合作、报告撰写、答辩展示、总结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并根据不同赛道的要求为参赛团队的选题提出建议和针对性的指导。
学院通过“挑战杯”竞赛专家系列指导会,加深了师生对“挑战杯”竞赛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拓宽团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了学院师生参与“挑战杯”赛事的积极性和项目的精细度。接下来,学院将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不断提升学院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推动学院科创工作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设计学院/文:魏若思,审核:蒋丽丽)